制圖鄔思蓓
近日,由上海教育新聞網和《上海中學生報》發(fā)起的2013“中國好作業(yè)”活動順利落幕。暑假期間,“中國好作業(yè)”活動主辦方專門對學生和家長進行了網上調查,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515名中小學生和210名家長填寫問卷,調查結果引人深思。
“創(chuàng)意類”、“實踐類”作業(yè)最受青睞
在已公布的“創(chuàng)意類”、“實踐類”、“人文類”、“科技類”、“調查類”這5大類“中國好作業(yè)”中,中小學生最為喜歡的作業(yè)類型依次為:“創(chuàng)意類”(31.46%)、“實踐類”(25.83%)、“科技類”(17.28%)、“人文類”(14.95%)、調查類(9.13%)。
不同學段學生的喜好有所不同:小學生和初中生最偏好“創(chuàng)意類”作業(yè),喜歡的比例分別為33.81%和35.51%,高中生則最偏好“實踐類”作業(yè),喜歡的比例為30.47%。
而家長最為喜歡的作業(yè)類型依次為:“實踐類”(39.52%)、“創(chuàng)意類”(20.48%)、“人文類”(17.14%)、“調查類”(20.48%)、“科技類”(5.71%)。由此可見,“創(chuàng)意類”作業(yè)和“實踐類”作業(yè)得到了中小學生和家長們的共同垂青。主辦方對學生遞交作業(yè)最多的20道“中國好作業(yè)”進行分析后發(fā)現(xiàn),上述調查數(shù)據與學生的實際參與度基本吻合。僅“我心中喜愛的校服”、“讓我們做一次體育游戲設計者”這兩道“創(chuàng)意類”作業(yè),便分別有243名學生和109名學生參與。
值得注意的是,從調查數(shù)據來看,“學生”對“科技類”作業(yè)的喜歡程度位列第三,但家長們對“科技類”作業(yè)的青睞程度卻排名墊底。主辦方認為,這一方面表明,廣大青少年對“科技類”作業(yè)的渴求,另一方面也表明,科學素養(yǎng)的培育被不少家長忽略。
學生看重教師點評,家長看重“少而精”
“如果你喜歡學校的作業(yè),最主要原因是什么?”對于這一問題,學生和家長的回答不盡相同。對學生來說,選擇“老師精心進行作業(yè)講評”的比例最高,達到40.85%,其次是“作業(yè)少而精”(29.27%)和“作業(yè)形式新穎”(24.39%)。對家長而言,則首選“作業(yè)少而精”(37.04%),其次是“作業(yè)形式新穎”(31.85%)和“老師精心進行作業(yè)講評”(27.41%)。這說明,對于每天必須完成教師布置作業(yè)的學生而言,他們非常看重教師對作業(yè)的精心講評。如果教師不重視這一環(huán)節(jié),可能會影響學生對作業(yè)的喜好程度乃至學習興趣。
半數(shù)家長給孩子布置“家庭作業(yè)”
當被問及“每天完成學校布置的作業(yè),需要多少時間”時,回答“2-3小時”的比例最高,為32.23%,其次為“1.5小時左右(27.57%)、“1小時左右(19.42%)、“0小時-30分鐘”(4.08%)、“3小時以上”(1.36%)。值得重視的是,有30.47%的高中生、12.65%的初中生和6.74%的小學生表示,必須花3小時以上時間才能完成學校布置的作業(yè)。
孩子課業(yè)負擔重,來自家庭的“加碼”現(xiàn)象也不容忽視。調查中,48.35%的學生表示,除了學校里的作業(yè),家長還會另外布置作業(yè)。50.48%的家長也承認,會給孩子布置“家庭作業(yè)”。其中,給初中生布置“家庭作業(yè)”的比例最高,為55.92%,其次是小學生家庭(50.36%)和高中生家庭(30%)。
學生和家長最看重“提高能力”
“一份好的 ‘作業(yè)’,你最看重什么?”面對這一問題,學生和家長的回答高度一致。44.66%的學生和51.43%的家長均首選“提高能力”,選項比例最高; 其次是“增長知識”,分別有30.49%的學生和28.57%的家長選擇;還有18.83%的學生和15.24%的家長選擇“好玩有趣”。這表明,對于一份好的“作業(yè)”,學生和家長的態(tài)度較為理性,并不盲目追求作業(yè)的趣味性,而是更重視作業(yè)的內涵。
“你認為做作業(yè)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?”對于這一問題,有55.15%的學生首選“提高學業(yè)成績”,占比最高,其次是“激發(fā)學習興趣”(46.02%)、“培養(yǎng)學習習慣”(41.75%)、“發(fā)展個人愛好”(20.78%)、“鍛煉意志品質”(18.45%)。而對于做作業(yè)的最主要作用,家長首選“培養(yǎng)學習習慣”(54.29%),其次是“激發(fā)學習興趣”(50%)、“提高學習成績”(37.14%)、“鍛 煉 意 志 品 質”(27.14%)、“發(fā)展個人愛好”(13.33%)。
實踐類作業(yè)占比仍比較低
當被問及“你最期待學校給學生布置怎樣的作業(yè)”時,學生首選“動手操作類作業(yè)”(43.88%,如科技實驗等),其次是“社會實踐類作業(yè)”(39.22%,如參與公益活動等)、“創(chuàng)意設計類作業(yè)”(36.31%,如暢想未來生活等)、“知識拓展類作業(yè)”(34.37%,如人文閱讀等)、“知識鞏固類作業(yè)(27.38%,如預復習等)。反觀家長,則首選“知識拓展類作業(yè)”(51.90%),其次是“社會實踐類作業(yè)”(42.38%)、“動手操作類”(40.48%)、“知識鞏固類作業(yè)”(34.76%),“創(chuàng)意設計類作業(yè)”排名最后(13.33%)。
上述調查結果說明,“社會實踐類作業(yè)”是學生和家長共同期待的作業(yè),但在現(xiàn)實生活中,實踐類作業(yè)占比仍比較低。同時,學生比較期待學校布置更多動手操作、富有創(chuàng)意的作業(yè),而家長則更希望學校布置更多拓展孩子知識面的作業(yè),而對孩子比較喜愛的“創(chuàng)意設計類作業(yè)”則并不重視。
學生參與率最高的20道“作業(yè)”
1、著名舞蹈家金星:走出家門看世界(實踐類)
2、上海圖書館館長吳建中、上海少兒圖書館館長韓筱芳:推薦你最喜愛的一本書(人文類)
3、東華大學服裝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劉曉剛:我心中喜歡的校服(創(chuàng)意類)
4、知名畫家黃石:記錄最美的上海(人文類)
5、著名學者周國平:我眼中的好作業(yè)(人文類)
6、復旦大學教授顧錚:拍拍家人(實踐類)
7、上海市虹口區(qū)教育學院實驗中學校長胡珍:誰不說咱家鄉(xiāng)美(實踐類)
8、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吳保和、上海市北初級中學教師孫眩杭抑醒啊氨Α保ㄊ導類)
9、上海市普陀區(qū)中小學社會實踐服務中心主任孫英俊:“美麗陽臺——綠色行動令”(實踐類)
10、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季瀏:自擬一份暑期體育鍛煉計劃(實踐類)
11、上海虹口區(qū)教育學院實驗中學體育教師陸燕:讓我們做一次體育游戲設計者(創(chuàng)意類)
12、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區(qū)CEO 黑立言:每天幫家人做一件快樂的事(實踐類)
13、同濟大學校長裴鋼院士:當好節(jié)能“小達人”(科技類)
14、作家那多:觀察,從身邊開始(人文類)
15、上海市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聯(lián)席會議辦公室秘書長鄒擼盒兄上海,激揚夢想(實踐類)
16、上海新閔律師事務所律師李曉茂:你知道該如何保護自己嗎?(人文類)
17、著名教育家于漪:尋找感動(人文類)
18、著名作家謝倩霓:暑假,讓好書相伴(人文類)
19、復旦大學教授楊新:記錄日平均PM2.5數(shù)值(調查類)
20、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副館長徐云根:找一找、比一比(調查類)